不是沒有賣的,是你消費能力還沒有達到,接觸不到而已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居住在東北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至今我們這座城市的山裡還有梅花鹿的出現,每年也有這些梅花鹿的相關報導,這些梅花鹿儼然成了我們這座城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景。
梅花鹿的養殖在東北地區曾經興盛一時,也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這座城市還有以梅花鹿為主營菜品的餐館,不過當年能夠進這樣的餐廳吃頓鹿肉、鹿筋和鹿血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所以這些個經營鹿肉的餐廳並沒有堅持多久。
鹿肉我也吃過幾次,不過給我的鹿肉比較柴,肌肉纖維比較粗,因為大多是冷凍的,所以沒有感覺到鹿肉有多美味,給我的感覺鹿肉不如牛羊肉的味道鮮美。
食用鹿肉和鹿製品在東北並不是一件多稀罕的事,像以前民間流行的俗語「棒打獐子,瓢舀魚」,這就是形容東北物產豐富的,還有東北俗語「傻狍子」,這傻狍子其實說的就時馬鹿,只不過現在這些野生動物隨著人活動面積的加大,已經變得越來越少見了,因此也都成了受保護的動物。
梅花鹿可以說全身都是寶,因此在東北養殖梅花鹿的基地很多,我就吉林的松原參觀過梅花鹿養殖基地,也購買過新割下來的鹿茸,而且我們這裡有不少土特產的商店裡也有售賣鹿筋、鹿鞭和鹿茸的幹製品的,畢竟鹿茸、人參和烏拉草曾經是東北三寶。
鹿肉入菜在東北傳統菜裡也屢見不鮮,像瀋陽老字號的飯店鹿鳴春就曾經推出過以鹿肉為主打的【鹿鳴宴】,還有東北老式宴席菜中的【三鮮鹿尾】、【金錢鹿肉】、【琵琶鹿肉】、【雪梅鹿肉】、【酒鍋鹿肉】等都是以鹿肉為主料的菜餚。
鹿肉比牛羊肉更鮮美,更營養,為啥市面上沒有賣的?
一,養殖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們馴養家畜和家禽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自然界中有價值和易於馴化的動物基本都已經被人工馴化成功,沒有實現大規模養殖的主要還是自身有問題,其中就包括鹿。
鹿素有「草上飛」的稱呼,鹿的野性是特別強的,喜歡蹦跳和互相攻擊,雖然壽命比較長,但是長到一定年齡幾乎不長肉,因此養殖鹿的人並不是作為肉食品種來養殖的,主要還是想著割鹿茸賣錢,只有出現問題和沒有繁育價值以後的鹿才會賣肉或加工成鹿製品。
鹿雖然全身都是寶,但是養鹿需要面積大的山地或土地,並且它的成長年限長,加上繁殖的不如其它家畜快,因此作為肉食是不太現實。
鹿都喜歡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區,像中國養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的牡丹江、穆稜河、松花江等地的山區,以及吉林省的東部和中部地區。
因為鹿是受國家保護的動物,因此即使是養殖售賣鹿肉也需要有特種養殖的經營許可證,所以養鹿受條件和地域限制,並不能大規模的飼養,這自然就造成市場上很少有供應鹿肉的。
二,鹿肉比牛羊肉更鮮美是錯覺,養殖鹿還是主要取其身上的鹿茸
我以前吃過幾次鹿肉,給我的感覺鹿肉比較乾柴,並沒有我們常吃的牛羊肉鮮嫩,而且鹿肉還有一股子草腥味,這點上要比牛羊肉的腥羶味還重,因此說鹿肉更鮮美主要還是大家的想當然。
鹿肉確實要比牛羊肉更具營養,尤其鹿筋、鹿尾和鹿茸這些鹿身上的製品,一直都是被大家當做上好的滋補佳品,不過主要原因還是產量稀少的原因。
現在養殖梅花鹿的基本都是每年五月鹿發情時割鹿茸售賣,我在市場上買過鹿茸,大概是2元錢一克,這鹿2歲以後可以年年都割鹿茸,如果宰殺賣肉只能是一錘子買賣,而且鹿的壽命大約在15年以上,養到成年能夠割鹿茸售賣時任誰也不會捨得宰殺賣肉。
鹿肉即使有售賣的估計也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出產鹿茸,或者到了養殖年限不得不處理,這樣的鹿肉味道肯定不如牛羊肉。
其實鹿肉在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一帶的產區,它的售價是比牛羊肉低的,鹿肉的顏色要更深一些,口感和味道並沒有牛羊肉好吃,當地人也不是那麼愛購買,去過這些產區的人應該都知道。
結語:
鹿跟豬牛羊這些傳統的家畜相比,它的野性比較難以馴化,加上它的出肉率和繁殖率都比較低,養鹿的人主要還是看重鹿茸的價值,也就是鹿並不是為吃肉而養殖的,這就不奇怪市場上為何沒有賣鹿肉的。
因為鹿是受保護的動物,販賣鹿肉和出售鹿製品都需要有特種養殖的許可證,這一點也是鹿肉很難出現在市面上的原因,不過想吃鹿肉去吉林和黑龍江的主產區當地有的餐廳是有售賣的。
鹿肉是珍貴的食物,養殖鹿成本與飼養牛羊其實也差不太多,圈養梅花鹿完全可以成為畜牧業的一個選擇!
由於稀缺,所以市場上一般是見不到鹿肉的,太概鹿肉全部供應了高檔餐廳,飯店或達官貴人,有錢人了吧。鹿茸是名貴中藥,鹿血也是所謂「補品」,鹿肉呢?自然身價不菲。
現在有錢人應該尋找賺錢的行業,建一所養鹿場應該不費太大事。只不過鹿與牛羊相似,每胎只產一隻或兩隻小鹿,生產產能沒有豬的效率,科學飼養鹿,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產能成為畜牧專家的新課題!
想要鹿肉成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發展人工圈養梅花鹿是現代畜牧養殖業的大好機會。農田桔杆飼料充裕,完全可以供應飼養場。何樂不為?
發展經濟需要實幹!建議有錢人去落實這個具有市場前景的好項目,千萬不要浪費了投資機遇,資本的投入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一方面保障了市場需求!一方面轉化了大量植物桔杆,同時鹿的糞便可以成為農田上等有機肥料。綠色,環保。促進生態平衡與環境改善。
2022.4.5.清明節作於山西太原市
鹿肉肉質鮮美程度比牛羊肉差的太遠了,吃鹿肉基本就是為了所謂的進補,不過效果也沒多明顯,估計還是沒吃到野生的吧![捂臉]
中國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美國的鹿很多有瘋鹿病。所以不太敢吃。因為真的不知道哪來的。
羊能薅羊毛,有多少羊毛市場就能消耗多少羊毛。鹿能幹啥,採摘鹿茸?這玩意市場需求量就那麼點,而且多在國內,養多了,市場根本消耗不完。經濟價值比羊差遠了。
前幾年路過一個鹿場,賣鹿肉,我想買些吃,被我媽阻止了,因為她買過不好吃[可愛]。價格比牛肉貴一小半而已
也不是市面上沒有賣的,平常一般人吃不到,主要就是產量問題。
吃鹿肉好,老祖宗就知道鹿肉是好東西,鹿肉溫補,鹿茸入藥。老百姓素來對鹿鞭、鹿血等壯陽的認知。
聽老人們講在古代,甚至到解放前,我國北方的鹿其實並不少見,故事裡也有很多野外打獵的情節,獵到鹿吃肉不是難事兒。
為啥現在少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一個原因:
1.人多了,野生鹿失去了生存環境。像同為鹿科的狍子等很多野生動物被吃為瀕危,這很容易理解。
2.繁殖力差。單胎數量太少,懷胎時間長,與豬相比,遠不如豬的繁殖能力。
3.人工飼養的太少。馴化不夠,對養殖條件要求高,成本高風險大,適合生長的地域少,生長慢出欄周期長等都是問題。
4.鹿茸市場價高。為採集鹿茸,影響養殖戶殺鹿賣肉。
5.農科技術不夠發達。品種改良研究少。
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品種問題導致數量少。如果像豬、雞和超級稻那樣投入科研力量,通過應用基因技術改良新品種,把養殖難度降下來,產量提上去,有了經濟效益,更多人參與養殖,鹿肉、鹿茸都會更便宜,鹿的平均壽命也會降下去,肉的口感還會更好。老百姓就可以吃到鮮嫰、味美的便宜鹿肉。
我不清楚鹿肉是否比牛羊肉更有營養,但如果說鹿肉比牛羊肉更鮮美,我只能說這純粹是胡說八道了,在我的印象中,鹿值錢的就是鹿茸、鹿鞭和鹿心血,至於鹿肉那真的是提不上檯面了!
飲食習慣不同,鹿肉不可能替代豬牛羊肉,而且看上去鹿肉很多,實際按國人消費量還是很小的,所以市面上少是正常的
鹿肉不好吃,不香,很柴,還隱約的帶騷哄哄的味,嘗過一次不想吃第二次。
有賣,非常貴,而且口感根本不存在比牛羊肉更鮮美的說法,上海牛肉30多元一斤,鹿肉賣五六十元一斤,當然賣不掉
更鮮美?只是你覺得而已,吃過就不怎麼在想吃了。
鹿沒有像牛羊肉那樣普遍的成為人們的日常美食,養殖業給出了較為直接確切的原因:不好養、養不肥、不好吃。由於它的腸胃消化能力較弱,經常消化不良,所以很難樣的肥膘,並且它們自身的繁殖能力較弱,一胎並不像豬那樣生好多隻,不光是生的少,而且存活下來的更加少。
經過了幾千年的抉擇,牛羊肉至今仍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必然會有它們選擇的道理,首先注重的便是口感,可能家畜更加對人們的胃口,而鹿肉就會有人接受不了,通俗點講就是鹿肉不好吃我們為什麼要買,對於養殖業來講,利潤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沒人買自然也就沒有賣的了。
根源就是鹿不能馴化。鹿這玩意領地意識太強無法被馴化,不然人類祖先早就像養豬牛羊一樣養鹿了,而且鹿的領地意識太強還導致無法工業化大規模養殖鹿,單個養就會導致成本太高,吃鹿肉的人又少,賠錢的買賣沒人幹。
不為流量「說胡話」,只做真實的解答!
說起鹿肉,我的經驗可能還真比大多數人都豐富一些。
因為小時候就有幾家親戚都是養鹿的,鹿肉也時不時吃過幾回,而現在我們家冰箱裡也都常年有鹿肉,不過是用來餵貓的,所以這次咱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鹿肉的謎題。
首先,鹿並不比牛羊肉更鮮美
鹿肉這種東西我從小到大吃過好多次,不管是家常做法的,還是外面餐館裡偶爾遇到的都有,可以說鹿肉除了有個相對來說「稀有」的噱頭之外,它並不牛羊鮮香美味,甚至口感還遜色不少。
肉類的鮮美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脂肪的含量,所以很多高級的肉類料理都在強調「油脂豐盈」、「脂肪雪花分布」等等,好的牛排館和烤鴨店所用的原料也都經過專門的育肥飼養,可見肉類中脂肪的重要性。
但鹿肉相對來說油脂就太欠缺了,普遍只有1%到3%左右,目之所及赤紅一片,極少有什麼油花分布,遠遠比不上豬牛羊的鮮香美味。再加上自古以來我們就少食鹿肉,相關的烹飪方法更是寥寥無幾,多種因素疊加之下,鹿肉就更沒有豬牛羊等肉類好吃了。
其次,鹿也並不比牛羊肉更營養
由於貼圖實在太多有點浪費流量,就懶得一張張放出來了,反正鹿肉對比牛羊肉的營養來說,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真要說有什麼明顯區別,那就是鹿肉相對來說脂肪含量低不少,這是前文就闡述過的了。
其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飲食的營養目的就是攝入水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六大類基礎營養物質,而我們從動物肉類中獲取的最主要營養成分就是脂肪、蛋白質和某些礦物質,畢竟肉類就富含這些,而主食、水果和蔬菜中又往往相對缺少這些。
在蛋白質和礦物質的提供上來看,鹿肉的營養價值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都是20%左右的蛋白質和相似的礦物質含量。當然對於一些苛刻要求低脂肪高蛋白的人來說,確實鹿肉更加適合,可惜這個人群太少了,並不足以讓鹿肉形成有效的消費市場。
最後,鹿的飼養難度比牛羊更高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鹿肉既不是「更鮮美」的,也不是「更營養」的,而從肉用動物飼養者的角度來看,鹿就更比不上豬牛羊了。
鹿的馴化程度遠不如豬牛羊。我們人類馴化並飼養很多動物為我們所用,比如狗的馴化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是最早就開始陪伴人類生活的動物。就連牛、羊和豬的馴化也有大概八九千年的時間,而鹿的馴化大概是近兩千年左右的事情,所以目前絕大多數人工飼養的鹿還是處於一種半野生的狀態。
這就使得鹿很容易受驚嚇,我到現在都記得小時候舅舅和堂哥家裡的鹿圈都是禁止生人靠近的。甚至就連每天的飼餵也都只能由一個鹿比較熟悉的人去完成,一旦生人餵食,它們可能就選擇會不進食,甚至還有可能在受到大的驚擾之後發生「炸圈」的情況,就是鹿會胡亂的嚇跑亂撞,導致鹿茸受損。
所以綜上所述,單純以食用為目的而養鹿是不太划算的,至少在目前的環境下,遠不如飼養牛羊。
再加上鹿肉並不比牛肉、羊肉更鮮美,也並不比牛肉、羊肉的營養強到哪裡去,可以說是「既不好吃又不好養」,養鹿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獲取鹿茸和其他產品,所以市面上少見有鹿肉售賣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於美食製作、飲食知識和美食美酒相關趣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請問你舌頭咋長的?鹿肉非常柴,難吃的一比,一般只能深加工,日常吃只能包餃子。但凡是脂肪含量低的肉類都不可能好吃。
誰說鹿肉好吃的,我吃過鹿肉可不咋樣,讓我排序:各種魚肉、狗肉、驢肉、羊肉、雞肉、鳥肉、鴨子肉、鵝肉、兔子肉、牛肉、豬肉、河蚌肉。
很多野味真的只是獵奇新鮮感,實物根本沒有想像的好。以前我爸牧區的朋友來做客的時候帶過鹿肉狍子肉野雞肉什麼的,真的無一不腥氣,無一不肉質粗柴,野外生存吃的哪有飼養的食物充足油水足呢,都瘦,也不香,還整天跑跳,肉質根本不可能細嫩!
經濟性不高,養鹿為了割茸,賣肉不划算,這玩意活的時間挺長。二,不好吃。
鹿都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除少量人工飼養的以外,人工飼養的主要是截取鹿茸和人工採血,藥用或者生產保健品,只有年老的鹿才會淘汰,宰殺。其實鹿肉的味道根本沒有牛羊肉鮮美,只是物以稀為貴罷了。最後說一句: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人人有責!
鹿肉賣多了,床廠不願意,中藥館子也不願意,這是主要原因。
2017年,我國鹿的存欄量達到了170萬隻,按照一隻平均120公斤的體重算,這就是至少10萬噸的鹿肉(20萬噸去掉內臟和骨頭剩下一半多)。而且自古以來,鹿肉都被人們認為是「藥食同源的滋補佳品」,比如《本草綱目》就有這樣的記載:鹿肉味甘,溫,無毒。補虛贏,益氣力,強五臟,養血生容。
而且鹿肉肉質鮮嫩、結締組織較少,比我們常見的牛羊肉要鮮美多了,不過,雖然鹿在我國有著上百萬存欄量,但是我們在市面上卻很少看到鹿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從下面四個方面來聊一聊這個有意思的問題。(下圖為鹿小排)
鹿的作用
人類從距今約1.7萬年前開始馴化野生動物,到了距今約1.1萬年前就已經馴化了3種動物,除了第一種被馴化的動物狗不是為了食用外,其他兩種綿羊和山羊都是為了吃和穿(皮毛)而馴化的。
之後,我們的祖先不斷地馴化動物,充實著我們的肉食來源,這才有了我們如今多種選擇的肉食來源。
到了近代,人們雖然依然在馴化動物,但是以肉食來源為目的的就越來越少了,比如1600年馴化的金絲雀、1500前左右我國馴化的鴛鴦等等,同樣鹿也是如此。
在如今的養殖鹿中,佔比最大的是馬鹿和梅花鹿,其中梅花鹿的數量比馬鹿要多出幾倍,而馬鹿的馴化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紐西蘭,它們都是近代才馴化的物種,而馴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鹿茸。
鹿茸不是單純的鹿角,而是公鹿剛剛長出的角,此時的角有兩個特點:未完全骨化、上面帶有細小的絨毛。一般情況下,鹿茸都是從馬鹿和梅花鹿的頭上取下來的,不過二者的絨毛顏色不同,其中馬鹿的絨毛呈青色,而梅花鹿的絨毛呈黃色,所以又有「黃鹿茸」和「青鹿茸」之分。
鹿茸根據取下的方法不同可以分為砍茸和鋸茸兩大類,其中砍茸就是將鹿的頭砍下來,然後再砍下鹿茸,這是殺雞取卵的方法,不常用,只是在一些要老死或者病死的鹿上應用,而鋸茸就是要麼將鹿固定住,要麼麻醉後用鋸子將鹿茸鋸下來的一種方法。
由於鹿茸是可以再生的,所以大多數鹿會採用這種方法。
弄清楚了鹿的作用(取鹿茸)以及取鹿茸的方法,我們就知道為何鹿肉不常見了,因為正常情況下,取鹿茸時用鋸子,所以這些鹿不會被殺死,而是留著一年年的取鹿茸用。
因此如此大的存欄量其實都活著在取鹿茸呢,只有少部分年老的會被殺死,肉流向市面,自然就比較少見了。
鹿的壽命
馬鹿和梅花鹿是最常見的養殖鹿,它們都是鹿科鹿屬下的動物,只不過它們屬於不同種,所以是有生殖隔離的。
如果我們想吃一種不是以肉食為目的而養殖的動物,除非它已經沒有價值了,而鹿角的再生能力是很強的,一般情況下,一隻鹿從2歲以後就開始取鹿茸,一直可以持續到它老死,因此,鹿的壽命決定了我們能不能吃到鹿肉。
在自然狀態下,馬鹿的平均壽命在12年左右,但是在人工飼養下,這個平均壽命可以拉到15歲左右,而在野生環境下梅花鹿的平均壽命可達20年,在人工飼養下,平均壽命也會相應增加1-3年。
因此,一頭鹿要十幾年才能淘汰下來吃肉,這也是在市面上鹿肉不如牛羊肉常見的原因之一。
存欄量
一種動物肉常見與否與它的存欄量有著直接的關係,作為我們市面上最常見的肉-豬肉,它在我國有著家畜中最大的存欄量,從有關的統計數據看,2021年年初我國的生豬存欄量高達3.4億頭,是鹿存欄量的200倍。
而牛羊的存欄量雖然不如豬,但是牛在2021年也有七千多萬頭的存欄量,羊的存欄量更是直逼豬,達到了3億頭左右。
因此,鹿的存欄量相比較牛羊來說要差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也是它們的肉比牛羊肉鮮見的主要原因之一。
飲食習慣
鹿是近代馴化的動物,而牛羊豬都是已經馴化了千年甚至是萬年的動物,也就是說這些肉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規肉食來源,同時我們對這些肉的接納度也非常的高。
而鹿就不同了,它們馴化時間晚,人吃得比較的少,對於這種肉一般人會持觀望的態度或者獵奇的心態,這是很難形成一個穩定的、巨大的需求量的。
總結
鹿肉雖然比較稀罕一些,但不至於在市面上完全沒人售賣,只不過相比較牛羊肉來說要少得多而已,這是因為鹿的養殖並不是為了吃肉,而是為了割取鹿茸,所以能取鹿茸儘量不殺,再加上鹿的壽命比較長,所以鹿肉的產量是很低的,自然就比較少見了。
火爆資訊
- 黑坑釣的魚可以吃嗎?2023/05/13 11:21
- 減肥套餐:早上吃雞蛋,中午吃牛肉,晚上吃黃瓜真的管用嗎?2023/05/13 11:10
- 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你認為最好吃的是哪款?2023/05/13 11:06
- 包裝簡單卻非常好吃的零食有哪些?2023/05/13 10:04
- 歐米茄海馬150M手錶怎麼樣?2023/05/13 09:32
- 小龍蝦挑什麼樣的比較好?2023/05/13 09:14
- 喝了咖啡人會睡不著嗎?2023/05/13 09:10
- 玉米去掉澱粉還有營養嗎?2023/05/13 09:10
- 咖啡喝了人會變黑嗎?2023/05/13 09:10
- 玉米的玉米須怎麼去除乾淨,玉米的須能吃嗎?2023/05/13 09:10
其他文章
- 蟲草怎麼養殖?2023/03/25 16:32
- 個子不高、娃娃臉的女孩是否不受歡迎呀,感覺自己要孤獨終老?2023/03/25 16:32
- 普通人怎麼拍出好看的照片?2023/03/25 16:32
- 在抖音上有哪些好看的美女?2023/03/25 16:32
- 看著街亭地圖,你有辦法防守嗎?2023/03/25 16:32
- 談談如何提升自身的教態藝術?2023/03/25 16:32